1、中国古代传统美德- 仁义礼智信,忠孝悌廉耻(2008-05-12 10:33:31)标签:文化 最近读东周列国志,在那个动荡战火纷飞的岁月里,涌现出了无数个令人敬仰的仁人义士,被他们的壮举深深的感动着。
【资料图】
2、有介子推割肉救重耳,淡薄名利不接受高官厚禄而被烧死在介山之上;死士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知遇之恩,坚持不懈的刺杀赵襄子,最后在无望时拔剑自刎,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亡”;投降燕国的秦国将领樊於期为了国恨家仇,杀身成仁,舍身取义献出了自己的头颅,帮助荆轲刺杀秦王...... 从最初的周礼,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,以及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理念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后,形成了“任意礼智信,忠孝悌廉耻”的十字美德。
3、在今天物欲横流,道德危机的时代里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,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以及遵守,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。
4、 何谓仁? 仁者,人二也。
5、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,能做到融洽和谐,即为仁。
6、仁者,易也。
7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,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,为别人考虑,做事为人为己,即为仁。
8、儒家重仁,仁者,爱人也。
9、简言之,能爱人即为仁。
10、 何谓义? 义者,人字出头,加一点。
11、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,帮人一把,即为义。
12、古字义,离不开我,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,在人家需要时,及时出手,帮人家一两下,即为义。
13、 何谓礼? 礼者,示人以曲也。
14、己弯腰则人高,对他人即为有礼。
15、因此敬人即为礼。
16、古之礼,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。
17、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,礼之精要在于曲。
18、 何谓智? 智者,知道日常的东西也。
19、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,就叫智。
20、观一叶而知秋,道不远人即为此。
21、 何谓信? 信者,人言也。
22、远古时没有纸,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。
23、那时的人纯真朴素,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,故而真实可靠。
24、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,不信是要吃亏的。
25、以此估计,信者,实为人类之言,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,当然不会骗人。
26、 何谓忠? 原指为人诚恳厚道、尽心尽力,后有忠于他人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,如“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”。
27、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。
28、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,“忠”成为臣民绝对服从于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。
29、 何谓孝? 孝的本质是对父母等长辈的关爱,即对长辈的关心、爱护、尊敬、赡养、服侍及精神慰藉等的行为及其观念。
30、 何谓悌? 悌,儒家的伦理范畴,指敬爱兄长,顺从兄长。
31、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。
32、常与“孝”并列,称为“孝悌”。
33、儒家非常重视“孝悌”,把它看作是实行“仁”的根本条件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东方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